本网站已支持IPv6网络
当前位置:首页>>理论研究
检委会委员落实司法责任的 问题及完善路径 —— —以J省检察机关实践为分析样本
时间:2024-05-16  作者:  新闻来源:  【字号: | |

作为检察机关内部办案组织和重大业务决策机构,落实司法责任是促进和保障检委会有效运行和决策质效 提升的必然要求。 根据《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的规定,检委会由检察长、副检察长和若干资深检察官组成。 作为一 种由个人组成的组织形式存在,检委会司法责任的落实主体包括检委会委员和议题汇报人。 实践中,检委会委员 落实司法责任还存在理念误区和实践困境问题,需要认真审视研究。 一、 应然:理念厘清和责任梳理 何谓责任? 通常理解,责任包括应尽的义务和应承担的不利后果。 但是长期以来,不少检察人员对司法责任 的理解往往只限定在应当承担的不利后果,尤其是紧盯和仅盯于《人民检察院司法责任追究条例》,力求不被追 究司法责任。 出于规避责任的消极作为往往会阻碍检察人员正确履职,更谈不上能动履职,这与司法责任制改革 的初衷和要求背向而驰,不利于检察事业的发展。 落实检委会委员司法责任不等于追究检委会委员司法责任,前 者包括后者,但还包括检委会委员应当承担的责任。

(一)正向责任:积极履职 2023 年第1期(总第207期) 根据《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工作规则》第七条,检委会委员的正向责任应当有以下几个方面:(1)审阅检委 会讨论的案件材料和事项材料,发表意见,参加表决:一是审阅材料包括卷宗材料;二是围绕讨论的案件和事项 发表意见,提出明确的观点,并说明理由和依据。 (2)受检察长或者检委会指派,对检委会决定的落实进行督促检 查。 行使此项责任首先必须有检察长或者检委会授权。 行使时可以与检委会办事机构对检委会决定进行督办的 常规职责相结合,重点督促检查检委会决定执行中的问题。 (3)参加检委会集体学习。 检委会学习要坚持政治学 习与业务学习相结合,学习的形式既包括专题讲座,也包括集体研讨、业务讲评和现场观摩①。 参加学习,除了只 是听和记之外,更要通过参与讨论、点评会商等总结提升。 (4)其他责任。 检委会是检察长领导下实行民主集中制的业务决策机构, 检察长除了积极履行普通检委会委员的责任之 外,还应当履行以下责任:(1)根据有关规定,决定案件或者事项是否提请检委会讨论。 作为检委会会议程序把关 人,既要考虑充分发挥检委会重要决策和内部监督职能,也要避免检委会成为规避责任的“避风港”。 (2)没有特 殊情况,应当主持检委会。 未主持会议的,要在会后认真听取会议讨论情况和表决结果,对会议议题提出具体处 理意见。(3)不同意多数委员意见时特定请示程序的启动权。②(4)其他责任:决定委员回避、决定下级院复议处理 等保证检委会会议按照法定程序召开。 (二) 反正责任:追究责任 检委会作为检察机关一种办案组织,检委会委员参加检委会并对案件发表意见和表决的行为,就可以理解 为办案。 《关于检察长、副检察长、检察委员会专职委员办理案件有关问题的意见》第三条明确列举的办案方式就 包括参加检委会讨论决定重大、疑难、复杂案件,提出处理意见。 虽然规定专门针对检察长、副检察长、检察委员 会专职委员,但是也可以比照解释为检委会委员参加检委会讨论决定重大、疑难、复杂案件,提出处理意见即为 办案。 根据《人民检察院司法责任追究条例》规定,追究司法责任包括故意违反法律法规责任、重大过失责任和监 督管理责任,并对“故意”和“重大过失”进行了列举。 对照具体规定,理论上,检委会委员存在因故意和重大过失导 致被追究司法责任的可能,检察长因监督管理行为不当导致办案工作出现严重错误的,也可能被追究司法责任。 当然有关规定,对追究检委会委员司法责任还进行了专门规定,主要体现在:(1)《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第三 十三条,检委会讨论案件,检察官对其汇报的事实负责,检委会委员对本人发表的意见和表决负责。 (2)《人民检 察院司法责任追究条例》第十六条,检委会作出错误决定的,检委会委员根据错误决定形成的具体情形和主观过 错情况,承担相应的司法责任;主观上没有过错的,不承担司法责任。 这些对检委会委员承担司法责任进行了强 调和限定,但与承担故意违反法律法规责任、重大过失责任和监督管理责任并不冲突。 二、实然:实践情况和问题不足 J 省为中部省份,全省共123个检察院。2018年以来③,全省检察机关严格落实检委会工作相关规定和上级院有关要求,检委会工作整体规范化水平以及决策质效不断提升,检委会委员落实司法责任不断加强。 但是在具体 实践中,也存在不少问题和不足,需要检视。 (一)检委会委员队伍情况 J 省共有检委会委员1258人,平均年龄51.2岁,97.8%以上委员为大学本科以上学历,队伍结构较为专业合 理。 但是,全省有多个院存在检委会委员不是员额检察官的情形。 而且情况较为复杂,既包括司法体制改革前已 担任检委会委员而后未入额的情况,也包括新任检察长或者副检察长从检察系统外调入还未满参加员额遴选任 职年限的情况,还包括正在办理人大免职程序以及正在参加、刚参加员额遴选的情况。 其中,司法体制改革前已 担任检委会委员而后未入额的情况又包括人员分类定位为行政人员和检察官助理两种人员情况。 (二)委员正向履职情况 1.检委会会议基本情况。 全省检委会召开会议次数总体平稳,2018年以来三级院每年开会次数均保持在13 次以上。2018 年至2021年共审议议题23414件,其中案件类12629件。通过自查及抽查,绝大部分案件类议题均 为重大疑难复杂案件, 未发现有应当上会审议案件直接由检察长或者检察官决定的情况。 但是也存在2020年 前,少数院将危险驾驶、交通肇事等相对不起诉案件一律由检委会决定的情况。 这也反映出检察长作为召开会 议、确定议题的决定人,存在履职不当的问题。 2.检察长主持检委会情况。 2018年以来全省检察长亲自主持会议比例总体较好,其中省院检察长主持比例 达100%,市分院检察长主持比例在80%以上,基层院检察长主持比例在90%以上。 未亲自主持的原因绝大多数 为出差、开会、培训或者检察长空缺等。 但是调研发现,也有个别检察长认为亲自主持应为会议要审议案件或者 事项议题时,对只有学习议题的检委会可以不亲自主持。 3.检委会落实民主集中制情况。 全省三级检察机关召开检委会,均能遵守检察长末位发言制,发言按照一般 委员、专职委员、担任副检察长的委员、检察长的顺序依次有序发言。 审议案件均能遵循“两个过半数”召开检委 会并作出决定,如检察长不同意多数委员意见,均报请上一级人民检察院决定,并最后根据上级院决定作出处 理,不存在通过重新表决、重新开会等以检察长意见作出决定等情形。 但是调研发现,极个别院在2021年之前部 分会议检委会委员发言顺序混乱,《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工作规则》出台以后已整改到位。 4.检委会委员审议议题发表意见情况。全省三级检委会委员均未有长期无正当理由缺席检委会的情形,除临 时上会的紧急情况外,会前一般通过工作平台或纸质版阅卷审查、审阅上会材料,检委会委员会上积极参与发言 讨论,并阐述理由。 但是调研发现,全省绝大多数院检委会委员审议案件材料都仅限于会议材料,开展实体阅卷 审查的极少。 此外,从会议记录抽查来看,委员表态后不说明理由和依据的,也不是个别情况。 5.检委会决定执行及督办情况。全省检察机关大部分检委会决定事项执行到位。除极少数请示案件需报上级 检察机关审查协调或者要开展其他工作, 无法在一个月内执行外, 其他的检委会决定均在一个月内执行完毕。 如,Y 县院办理的郑某某故意伤害案受疫情影响,为开展释法说理、矛盾调解、司法救助等工作,未在一个月内执 行完毕。 但是调研发现,检委会办事机构日常对检委会决定进行督办不多,检委会委员受检察长或者检委会指 派,没有对检委会决定的落实进行督促检查。 6.检委会集体学习情况。 全省检察机关均高度重视检委会学习,将政治学习与业务学习相结合,认真学习习 近平总书记对法治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及上级有关领导讲话精神、新颁布的法律法规、司法解释、最高检 的指导性案例、典型案例以及通报等。2021年共组织检委会学习971次,院均7.9次。但因会议时间安排等原因, 部分院未能严格在一个月内组织学习指导性案例。 同时,各地普遍采用部门领学形式组织集体学习,集体研讨、 业务讲评和现场观摩等方式运用较少。

(三)委员被追究责任情况 2023 年第1期(总第207期) 1.存在避责思想。调研发现,出于避责至上的考虑,有的委员认为只要自己永远保持在大多数意见,作为集体 决策中的个人就无需担责;还有的委员甚至认为,只要自己永远是少数意见,那么检委会决定的案件,无论后来 结果是否为错案,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个人也无需担责。 还有的委员在会议审议案件时明确提出,事实证 据都由承办人负责,委员只对法律适用的表态负责。 2.被追责的具体情况。 2018年以来,全省共4件案件检委会被追究司法责任。 基本分成两类情况,一是承办 人汇报时因为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隐瞒、歪曲、遗漏重要事实、证据等,导致检委会做出错误决定,由检察官负责; 二是因委员集体决策存在重大过失法律适用错误等导致错案,由检委会委员承担责任,如Y县检察院办理的吴 某某案,因检委会错误决定起诉后被法院判决无罪,按照有关程序追责要求检察长向上级检察院作出深刻检查, 对检察长当年评定等级为不合格,参与案件讨论的全体检委会委员被责令书面检讨。 二、 进路:完善对策和路径 (一)树立正确的理念,做到知责明责 理念是一切行动的先导。只有正确认识责任、把握责任,才能正确履行责任、承担责任。检委会委员是各级检 察院优秀资深检察官的代表、是各级人大任命的法律职务,绝不只是身份或者反映待遇,而是一种政治责任、法 治责任和检察责任。 检委会委员承担司法责任,首先必须是积极能动正面履职,保障和促进检委会职能作用的充 分的发挥。追究责任是承担司法责任的一部分,是最后的督促,也是最后的保障。诚然,避免追责是个体趋利避害 的天性,但是绝不能仅仅为了避责,就做长期不发言的“板凳委员”、永远随波逐流发言的“大众委员”或者长期持 反对意见的“反对委员”。 (二)准确把握检委会的职能定位,做到积极履责 1.准确把握检委会议题范围,充分发挥检委会会议作用。 召开会议是检委会发挥职能作用的基础和前提,各 级检察院要严格落实例会制,定期召开检委会,确保该上会议题尽上会讨论。 《规则》详细规定了六类案件和八类 事项应当严格上会讨论,其中“其他重大疑难复杂案件”的具体范围要由检察长对照各省检察官权力清单的规 定,具体从案件是否具有重大社会影响、是否属于新类型案件以及在事实认定、法律适用方面存在重大分歧等方 面予以把握。 2.检察长要亲自主持检委会,严格遵守检委会会议程序。 检察长应当高度重视发挥检委会的职能作用,亲自 主持检委会会议,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保证检委会科学决策。 这是检察长的法定职责,是检察长领导检察工作, 决定重大办案事项的必然要求。 检委会会议召开必须符合法定人数要求;委员发言必须按照法定顺序;检委会作 出决定必须达到全体委员过半数以上意见;检察长不同意多数委员意见,只能按程序进行请示,不得直接作出决 定,也不得“议而不决”或者“程序倒流”。 3.检委会委员要认真阅卷、积极发言。 检委会委员审阅检委会讨论的案件材料和事项材料、发表意见、参加表 决是法定责任。检委会是检察机关一级办案组织,检委会委员参加会议发言和表决就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办案。检 委会委员会前必须认真审阅材料包括卷宗材料,会中必须围绕讨论的案件和事项进行评议、发表意见,提出明确 的观点,并说明理由和依据。 4.加强检委会决定执行。检委会的职能作用要求检委会决定必须得到及时、准确、全面执行。这既是检委会权威的体现,也是检察体制的必然要求。 加强检委会决定执行,必须坚持日常督办和重点督办相结合,必须坚持检 委会办事机构督办和检委会委员受委托督办相结合。 尤其是在基层院检委会办事机构通常由一人兼职负责,重 点督办执行力度有待加强的情况下,检察长或者检委会授权检委会委员对检委会决定进行督办更显必要。 (三)依法审慎,做到合理追责 1.准确把握司法责任范围。 按照司法责任制改革要求,科学界定检察官、检察长与检委会的职责权限。 遵循 “谁办案谁负责,谁决定谁负责”的原则和加强司法办案制约监督的要求,明确不同主体之间的职责权限。 既要确 保检察官依法公正行使职权,避免检委会成为检察官逃避办案责任的“避风港”,又要切实发挥检委会对重大案 件的决策、指导和监督作用。 2.严肃个案追责。 检委会委员应当秉持专业公正客观发言,只要出于专业理性作出判断的,不能因为与检委 会最终决定不一致或者检委会决定最终被评定为错误而一律追究司法责任。 但是,出于徇私徇情的引导发言,具 有主观故意或者重大过失导致做出错误判断的,应当依法依规追究司法责任。 (四)完善配套机制,做到责任保障 1.配强配齐检委会委员。 要重视检委会委员的遴选和配备,坚持政治建设、业务建设、职业道德建设相统一, 积极争取人大对检察工作的领导和支持,不断提升检委会委员队伍素质和能力。 应当充分考虑检察委员会的年 龄结构,合理分配老中青人员结构,注重年轻检察官人才培养和吸纳,可以从业务竞赛成绩、理论文章发表数量 质量、所办案件质量评查结果、办理重大疑难复杂案件数量质量等角度评判“资深检察官”的条件,将政治素质 强、作风正派、理论功底扎实的员额检察官吸纳进入检察委员会④。 针对调研中发现检委会委员不是检察官的问 题,要加强协调解决,对符合入额条件的及时启动遴选入额程序,对不符合入额条件的及时提请同级人大常委会 免除检委会委员职务,对系统类新任命的检委会委员必须是员额检察官。 2.加强检委会集体学习。要按照《关于加强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集体学习的意见》,重视运用集体学习的方 式,不断提升委员素质能力。检察长、检委会委员要带头领学,结合工作实际谈体会、谈贯彻,推动工作。检委会集 体学习的方式也不限于专题讲座,要结合本地实际,采取集中研讨、听庭评议、观摩点评等方式,引导检委会委员 将学习与工作相结合,将学习与提升相促进。 3.完善检委会委员履职评价机制。探索建立检委会委员履职评价机制,充分运用检察业务应用系统和检察委 员会议事议案子系统,建立检察委员会委员履职档案,全面记录委员的参会数量、阅卷情况、发言质量、发言采纳 率、调研成果、违纪情况等情形,定期对检委会委员履职情况进行公示,对长期履职不合格、不尽责的委员,可以 采取组织方式加以督促纠正,必要时责令退出,提请同级人大常委会免除其检委会委员职务。 上级院也要加强对 下级院检委会规范化建设的督促指导力度,发现检委会委员履职存在问题的,要及时提出,督促改进或者纠正。

 (责任编辑:郭丽)

 
检察动态   更多>>
·第六届新时代检察宣传周活动启动
·美丽中国我先行|婺源县人民检察院开展...
·婺源县人民检察院召开警示教育大会
·青春向阳 法治护航 ——婺源县人民检...
·婺源县人民检察院举办学习宣传贯彻党...
·青年干警理论学习小组活动(一)| 检...
·婺源县人民检察院召开2024年度党员领...
人物风采   更多>>
·检察院实习心得(一) | 胡慧晴:在正...
·【榜样在身边】第四期:石成山——勤...
·【榜样在身边】第三期:陈斌——履职...
·【榜样在身边】第二期:董少武——十...
·【榜样在身边】第一期:张文刚——笔...
·吴雪松: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孙丽雁:办案时她总有一个个疑问
队伍建设   更多>>
·政法机关如何全面履职、勇于担当,来...
·婺源县人民检察院召开集体政治谈话
·婺源县人民检察院党组与派驻纪检监察...
·婺源县人民检察院举办学习宣传贯彻党...
·婺源县人民检察院开展“忆英烈、祭英...
·婺源县人民检察院召开全面从严治党暨...
·习近平:以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支撑...
理论研究   更多>>
·应勇《求是》刊文|完善检察公益诉讼制度
·把握“三个善于”高质效做好刑罚执行监督
·秉持系统思维与时俱进提升检察管理能...
·【检之道】作风建设要坚持严字当头全...
·应勇《学习时报》刊文|践行全过程人...
·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相关制度规定
·《法治日报》刊发全国人大代表,江西...
 

江西省婺源县人民检察院
地址:上饶市婺源县紫阳镇书乡路12号
邮编:333200    电话:0793-7242889
京ICP备10217144号-1  技术支持:正义网
本网网页设计、图标、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摘编或建立镜像,禁止作为任何商业用途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