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无障碍 本网站已支持IPv6网络
当前位置:首页>>廉政建设
【检之道】攻坚终本执行监督 打开民事执行监督新局面
时间:2025-10-27  作者:  新闻来源:  【字号: | |

《检察日报》10月20日版面图

执行工作是维护公正司法的“最后一公里”。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执行难不解决,不仅关系到当事人的权益,更重要的是法律的尊严得不到维护,法律的权威树立不起来。”

越是解难题、打硬仗,越要在全局上谋势,于关键处落子。自2025年4月起,最高人民检察院在全国检察机关部署开展涉民事终结本次执行程序监督(下称“终本执行监督”)活动。终本执行是法院对无财产可供执行案件的暂时性终结执行措施,有助于法院集中司法资源处理有财产可供执行的案件。但实践中,不应终本而终本、终本后应恢复执行而未恢复执行等突出问题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法治获得感,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检察机关以终本执行监督切入,既是对改革部署的精准回应,也是对民事执行领域突出问题的及时亮剑。各级检察机关要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瞄准终本执行监督的薄弱点、疑难点,聚力攻坚,以此为突破口,打开民事执行监督新局面。

攻坚终本执行监督,要在贯彻“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理念上持续加力。对标人民群众对民事执行工作的诉求和期待,加大民事执行监督办案力度,确保一定规模的民事执行监督实践,是当下民事检察所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要深刻领悟最高检“一取消三不再”的精神要义,统筹好“有数量的质量”和“有质量的数量”,在保持合理办案数量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办案质量,更好保障当事人和利害关系人的民事权益。要紧紧围绕终本执行程序中的违法查封、拍卖、变卖、分配执行款物等执行活动以及消极执行行为,充分开展调查核实,进一步加大监督力度。持续做好“送上门的群众工作”,更加注重“依申请监督”案件的监督质效,充分利用检察听证、检察和解,为当事人合法权益多想一点、多做一些。持续践行数字检察战略,坚持“业务主导、数据整合、技术支撑、重在应用”工作思路,充分发挥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的赋能作用,在着力破解终本执行监督线索发现这一瓶颈问题的同时,更要关注线索办理的“后半程”工作。对下级检察院发现的不属于本地受理的案件线索,上级检察机关要加强统筹协调,做好交办、一体化办案等工作安排,确保线索移得出去,案件办得出来,使大数据技术成为民事执行监督实打实的“新质生产力”。

攻坚终本执行监督,要在健全检察机关执行监督机制上持续加力。要进一步深化“四大检察”一体履职机制,建立健全刑事案件线索移送和立案监督、检察侦查线索查办等综合履职机制,助力“四大检察”攥指成拳,高质效办理一批严重损害当事人、利害关系人民事权益的违法终本执行案件。基层检察院是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的主要力量。要牢固树立大抓基层鲜明导向,着力加强基层民事执行监督工作,统筹落实好基层检察院至少有专门办案组或专人负责民事检察工作的要求,更好胜任民事执行活动全程监督的工作需求。要进一步做实跟进监督,增强检察建议监督刚性。人民法院在规定期限内对检察建议未作出处理或作出错误处理的,检察机关要主动担当、依法研判,充分考虑案件的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及时提请上级检察机关跟进监督。进一步强化纪法衔接,发现司法工作人员涉嫌违纪违法线索的,要依法及时移送,坚决维护司法队伍的纯洁性。

攻坚终本执行监督,要在推动解决“执行难”“执行乱”问题上持续加力。开展终本执行监督,办案不是最终目的。要坚持以案促治,推动建立检法两院联席会议常态化工作机制,定期研判共性问题,积极推动案件信息共享,实现监督与支持并重。注重当事人、社会公众对执行活动的监督与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有机融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中找准改革突破口,构建解决“执行难”“执行乱”的社会共治格局。

志不求易,事不避难。各级检察机关要深入贯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执行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牢牢把握“三个善于”的工作要求,以终本执行监督为突破口,打开民事执行监督新局面,通过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民事案件,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来源:检察日报·要闻版


 
检察动态   更多>>
·【婺检动态】婺源检察携手残联开展无...
·婺源县人民检察院举办“践行初心使命...
·以“观”促学、以“评”提质——上饶...
·第六届新时代检察宣传周活动启动
·美丽中国我先行|婺源县人民检察院开展...
·婺源县人民检察院召开警示教育大会
·青春向阳 法治护航 ——婺源县人民检...
人物风采   更多>>
·检察院实习心得(一) | 胡慧晴:在正...
·【榜样在身边】第四期:石成山——勤...
·【榜样在身边】第三期:陈斌——履职...
·【榜样在身边】第二期:董少武——十...
·【榜样在身边】第一期:张文刚——笔...
·吴雪松: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孙丽雁:办案时她总有一个个疑问
队伍建设   更多>>
·婺源县人民检察院 2025 年第三季度执...
·练就担当作为的硬脊梁
·“立说立行”与“久久为功”
·政法机关如何全面履职、勇于担当,来...
·婺源县人民检察院召开集体政治谈话
·婺源县人民检察院党组与派驻纪检监察...
·婺源县人民检察院举办学习宣传贯彻党...
理论研究   更多>>
·检察日报评论员文章:用爱司法,用心...
·《检察日报》刊发丁顺生署名文章:以...
·江西省人民检察院发布“高质效行政检...
·应勇《求是》刊文|完善检察公益诉讼制度
·把握“三个善于”高质效做好刑罚执行监督
·秉持系统思维与时俱进提升检察管理能...
·【检之道】作风建设要坚持严字当头全...
您的位置: 首页>>廉政建设

【检之道】攻坚终本执行监督 打开民事执行监督新局面

时间:2025-10-27  作者: 

《检察日报》10月20日版面图

执行工作是维护公正司法的“最后一公里”。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执行难不解决,不仅关系到当事人的权益,更重要的是法律的尊严得不到维护,法律的权威树立不起来。”

越是解难题、打硬仗,越要在全局上谋势,于关键处落子。自2025年4月起,最高人民检察院在全国检察机关部署开展涉民事终结本次执行程序监督(下称“终本执行监督”)活动。终本执行是法院对无财产可供执行案件的暂时性终结执行措施,有助于法院集中司法资源处理有财产可供执行的案件。但实践中,不应终本而终本、终本后应恢复执行而未恢复执行等突出问题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法治获得感,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检察机关以终本执行监督切入,既是对改革部署的精准回应,也是对民事执行领域突出问题的及时亮剑。各级检察机关要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瞄准终本执行监督的薄弱点、疑难点,聚力攻坚,以此为突破口,打开民事执行监督新局面。

攻坚终本执行监督,要在贯彻“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理念上持续加力。对标人民群众对民事执行工作的诉求和期待,加大民事执行监督办案力度,确保一定规模的民事执行监督实践,是当下民事检察所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要深刻领悟最高检“一取消三不再”的精神要义,统筹好“有数量的质量”和“有质量的数量”,在保持合理办案数量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办案质量,更好保障当事人和利害关系人的民事权益。要紧紧围绕终本执行程序中的违法查封、拍卖、变卖、分配执行款物等执行活动以及消极执行行为,充分开展调查核实,进一步加大监督力度。持续做好“送上门的群众工作”,更加注重“依申请监督”案件的监督质效,充分利用检察听证、检察和解,为当事人合法权益多想一点、多做一些。持续践行数字检察战略,坚持“业务主导、数据整合、技术支撑、重在应用”工作思路,充分发挥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的赋能作用,在着力破解终本执行监督线索发现这一瓶颈问题的同时,更要关注线索办理的“后半程”工作。对下级检察院发现的不属于本地受理的案件线索,上级检察机关要加强统筹协调,做好交办、一体化办案等工作安排,确保线索移得出去,案件办得出来,使大数据技术成为民事执行监督实打实的“新质生产力”。

攻坚终本执行监督,要在健全检察机关执行监督机制上持续加力。要进一步深化“四大检察”一体履职机制,建立健全刑事案件线索移送和立案监督、检察侦查线索查办等综合履职机制,助力“四大检察”攥指成拳,高质效办理一批严重损害当事人、利害关系人民事权益的违法终本执行案件。基层检察院是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的主要力量。要牢固树立大抓基层鲜明导向,着力加强基层民事执行监督工作,统筹落实好基层检察院至少有专门办案组或专人负责民事检察工作的要求,更好胜任民事执行活动全程监督的工作需求。要进一步做实跟进监督,增强检察建议监督刚性。人民法院在规定期限内对检察建议未作出处理或作出错误处理的,检察机关要主动担当、依法研判,充分考虑案件的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及时提请上级检察机关跟进监督。进一步强化纪法衔接,发现司法工作人员涉嫌违纪违法线索的,要依法及时移送,坚决维护司法队伍的纯洁性。

攻坚终本执行监督,要在推动解决“执行难”“执行乱”问题上持续加力。开展终本执行监督,办案不是最终目的。要坚持以案促治,推动建立检法两院联席会议常态化工作机制,定期研判共性问题,积极推动案件信息共享,实现监督与支持并重。注重当事人、社会公众对执行活动的监督与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有机融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中找准改革突破口,构建解决“执行难”“执行乱”的社会共治格局。

志不求易,事不避难。各级检察机关要深入贯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执行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牢牢把握“三个善于”的工作要求,以终本执行监督为突破口,打开民事执行监督新局面,通过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民事案件,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来源:检察日报·要闻版


 

江西省婺源县人民检察院
地址:上饶市婺源县紫阳镇书乡路12号
邮编:333200 电话:0793-7242889
京ICP备10217144号-1 技术支持:正义网
本网网页设计、图标、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摘编或建立镜像,禁止作为任何商业用途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