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诉席上抒写法治信仰
——记婺源县检察院检察官詹文成
他有着铁骨铮铮、温文尔雅的良好形象,有着崇尚法律、敢于碰硬的优秀品格,有着坚守信仰、忠于职守的道德操守。他就是婺源县检察院公诉科检察官詹文成。
江西省检察机关 的“十佳公诉人”,江西省文书竞赛团体一等奖、江西省检察机关业务技能大赛团体二等奖、江西省诉辩对抗赛获团体三等奖的获得者,上饶市检察机关业务技能大赛个人一等奖、三等奖、 “优秀公诉人”,两次荣记个人三等功,多篇调研文章在全省检察理论研讨会上获奖……这些沉甸甸的荣誉与80后的他似乎不太相符,然而对于了解詹文成的同事来说,这一切都“太正常了”。
“要将法律信仰传递给犯罪人”
刑事案件的犯罪嫌疑人形形色色,有偶犯、有惯犯,有认罪的、有不认罪的,有明目张胆触犯国法的、有一不小心踏入法网的。詹文成立足于公诉岗位,对罪犯详析法理、情理,使得众多罪犯真诚悔罪,实现刑法的改造教育目的。
2009年,在办理的江政华等五人非法拘禁案件中,五名犯罪嫌疑人因被害人拖欠赌博时所借下的高利贷,而对其非法拘禁,并在拘禁期间对被害人拳打脚踢。五名犯罪嫌疑人归案后,始终认为这是合理合法的民间要债行为,在庭审调查阶段对犯罪的实施过程避重就轻。詹文成在发表公诉意见时,从高利贷所依附的赌博行为不合法,高利贷本身亦不合法,对他人拳打脚踢限制人身自由更不合法三个角度一一分析,使被告人对自己的行为有了清晰的法律判断,进而出乎意料的在法庭辩论阶段全部认罪。
2012年,在办理的贩卖毒品案件中,项灶养对自己构成犯罪表示不理解,认为自己从事的“跑腿”行业就是专门为他人运送物品,每次帮他人运送毒品而从中获取的10元钱是劳动的辛苦报酬,不应该是犯罪。詹文成在提审过程中,首先对项灶养刑满释放后自力更生开办“跑腿”业务养家糊口表示赞扬,同时也详细说明了毒品是高压线,出示了法律对明知毒品而运送,从中获取利益的一样构成毒品犯罪的规定,最后告知项灶养,通过对他在整个犯罪行为中的作用分析,可以考虑认定为从犯,并希望他能通过自己的悔罪态度为自己争取一个从宽处理的机会。在拉家常时,詹文成得知项灶养有一个刚会开口叫爸爸的孩子时,主动表示可以联系其家庭,让他和孩子见上一面。此举最终使得项灶养对司法机关的处理心悦诚服。
詹文成坚定一种信念:“我要将法律信仰传递给犯罪人,多传递一分,就会让法治进程向前多迈一步”。当看到他们通过自己的释法说理而对法律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时,詹文成有了些许的欣悦。
“一切为了社会稳定”
法律的力量,有时超乎人们的想象,蕴含着为社会定纷止争的巨大正能量。
2012年,程庆元交通肇事案中,犯罪嫌疑人程庆元和其儿子在交通肇事中均受重伤,被害人被撞成植物人。程庆元因家庭困难,且自身也需要进一步的治疗,故在支付了被害人部分医药费后,拒绝进一步赔偿。而被害人家属对于程庆元造成其亲人一直处于昏迷状态,且事后一副事不关己的态度极为愤怒。詹文成没有按部就班的将此案简单的移送法院起诉,而是在对犯罪嫌疑人程庆元讯问后,将其悄然带至被害人的病床。当程庆元看到被害人家属呼唤亲人,痛不欲生的场面时,表示继续借钱,下半辈子砸锅卖铁也要赔偿。当被害人亲属看到程庆元拖着一条尚无钱进一步医治的伤腿做出上述表示时,双方的敌意已经烟消云散。最终双方都各让一步,做出了赔偿安排的谅解,让判处了缓刑的程庆元有能力去借钱赔偿,去赚钱还债。
詹文成在检察工作岗位上践行着宣传法律、促进和谐的职责。自2011年起,他成为了婺源县众多中小学的法治教员,每年9月1日送法进校园,将法律带到每一个学生的身边,并留下自己的qq号,解答学生平时所遇到的问题。目前,他qq账号下的学生已有60余人,帮助他们解答了校内小偷小摸,学校食堂克扣饭菜,家庭林木被他人盗砍,父母因为他们玩游戏而暴力惩罚等诸多身边法律问题。
詹文成常说一句话:“法律很远,也很近,信仰法律,运用法律,宣传法律,即为社会的稳定贡献着一分力量”
“将大家的智慧与经验用文字固定下来”
看过詹文成出庭公诉的人,都有一种共同的感觉:他天生就有公诉人的“铜牙铁嘴”。然而,在这天生的“铜牙铁嘴”背后,却是他之以恒的学习和实践。
2012年,詹文成被婺源县党组作为公诉人才重点培养对象派往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检察院交流学习四个余月。他珍惜这千载难逢的机遇,认真学习了海淀区公诉办案模式,了解未检工作、法警工作、案件管理、监所检察等部门的工作方式和特点,听取了40余场讲座,记录了近十万字的读书笔记,收集了北京市检察系统诸多工作机制,在审查报告制作、庭审言语表达、办案安全责任等诸多方面找到了婺源的差距和学习的方向。在他交流学习结束时,海淀区人民检察院一位领导拍着他的肩膀说:“好小子,有能耐,把咱的宝贝全装走了。”
詹文成就是以这样的劲头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储备。他在认真学习的同时,勤于总结分析日常办案中发现的疑难法律问题。他先后根据实际案件撰写的《私分国有资产与共同贪污之辨》、《浅析取保候审中的自首问题》、《有理有利有节做好公诉群众工作》、《开设赌场罪与聚众赌博罪之辨析》先后发表于《中国检察官》《职预防务犯罪专刊》等刊物。其与同事共同撰写的《构建认罪案件简便程序——以“两简”程序的实证研究展开》、《检察官绩效考评制度构建及可执行分析》分获全省第四届、第五届全省检察理论研讨会一等奖,其中由其撰写初稿的《构建认罪案件简便程序——以“两简”程序的实证研究展开》一文被《诉讼法学研究》第15卷收集,婺源县人民检察院因此被确定为认罪案件简便程序改革的八个试点单位之一。
当别人称赞他是“工作与学习、业务与调研结合的典型”时,詹文成总是谦逊地说:“其实每一个公诉人都在学习,每一个公诉人都有总结,我做的只不过是将大家的智慧与经验用文字固定下来了而已”。
“把你们的钱用到该用的地方去吧”
打铁自身硬、正人先正己。詹文成严守廉洁底线,践行着忠诚、公正、廉洁、为民的检察官职业道德。
2011年,詹文成在办理一起传销案件中,外地的犯罪嫌疑人跟踪了他整整三天,最终找到了他的住所,提着烟酒上门,希望能从轻处理。在惊出了一身冷汗之余,詹文成随即掏出手机,告知对方有两个选择:“一,我可以收下烟酒,但我马上给单位纪检组长打电话汇报这事;二,请你将烟酒自行带回,就当此事未发生。”最终犯罪嫌疑人悻悻而归。
虽然像这种跟踪的事情只是极端的个例,但是日常亲朋好友进行请托,要求网开一面的要求则会不时出现。按常理在这么一个小县城,几个认识的人和不认识的人一起吃顿饭、一起游玩本是一件普通平常的小事,但因为涉及到案件因素,再小的事也会影响检察机关的廉洁、公正形象。拒绝当事人的现金、香烟、土特产,拒绝当事人的吃请,是詹文成几乎每周都要做的“功课”。
那些信“潜规则”、不信“明规则”的当事人都听过他的一句“贴心话”: “大家赚钱都不容易,把你们的钱用到该用的地方去吧”。 于是众多当事人把钱交给法院,判了罚金;把钱付给被害人,获得了谅解。
这“贴心话”儿,不知化解了多少人内心的疙瘩,也不知温暖了多少人的心,但他们都从 “贴心话”中感受到了检察官的人情味、法律味和品格味。
从检五年来,詹文成遵循内心法治信仰,立足公诉岗位,将自己对法律公平正义的理解融入日常工作、生活之中,实践着一个法律人的不凡风采。